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经济危机 终结男权世界

2010-05-23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经济危机在美国催生出不少有趣的社会现象:生活富裕的纽约客以捡垃圾度日,不购物、不开车,拒绝任何消费行为;越来越多的资本家在金融危机中当起“活雷锋”,向街坊同事大派金钱……

  经济危机在美国催生出不少有趣的社会现象:生活富裕的纽约客以捡垃圾度日,不购物、不开车,拒绝任何消费行为;越来越多的资本家在金融危机中当起“活雷锋”,向街坊同事大派金钱……

  然而,经济衰退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或小群体,而是整个社会。最近,美国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媒体人不约而同发出了一个警告:随着男性失业率创出历史新高,越来越多的女人成为养家糊口的经济支柱,男人则变成“家庭主夫”。

  两性角色的互换造成文化上的转变,更有学者对应“经济大萧条”(The Great Recession),创造出“男人大萧条”(The Great Mancession)这个耸人听闻的新名词!

  男性蓝领工作骤减,女性白领工作稳增

  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托尼·霍金斯今年48岁,他在当地的货车制造厂工作了22年,工厂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后,霍金斯下岗了。霍金斯这样描述失业带给他的冲击:“虽然我已经做好失业的思想准备,但当它真正来临时,就像爆炸似的‘轰’一声,我的生活完全改变了!”

  他的妻子庄妮是名图书管理员,丈夫的失业使得她不得不增加工作量,而霍金斯则负责处理家中的一切琐事。他说:“现在做饭洗衣服都是我的活,打理前院、修葺房屋成了我的‘新工作’,忙碌的家务活至少能让我减轻失业的痛苦。”

  霍金斯先生的情况是现今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根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数字显示,美国5月份的失业率达到9.4%,创出25年来的新高,其中,10.5%的失业者是男性,而女性失业者仅占8%,失业的男女比例差距是1948年以来最大的一次。

  在2007年以前,男女失业者的人数量几乎不相上下,而金融海啸爆发的这两年,每5个失业者中就有4个是男性。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经济学家马克·佩瑞认为,这波金融危机来势凶猛,造成的影响也是史无前例的:由于男性在这次失业大潮中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这甚至可能改变整个社会结构。

  对应“经济大萧条”(The Great Recession),佩瑞创造出“男人大萧条”(The Great Mancession)这个新名词,描述现在美国男性面临的窘境。

  从佩瑞提供的两个图表中不难看出,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美国女性的失业率一直以较大的差距高于男性失业者,女性在就业形势上处于明显劣势;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男性的失业率开始“赶超”女性,这个差距在近两年达到2.5%的历史最高点

  这种美国男女失业情况的“乾坤大挪移”现象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有理可依的。

  美国21世纪早期开始出现的房地产热养活了一大批建筑工人,其中,97.5%的建筑工人是男性,他们受教育程度虽然较低,却能拿到平均每周814美元(约人民币5561元)的高额工资。

  然而,次贷危机捅破了房地产虚假繁荣的泡沫,美国人无力承担巨额房贷、楼市暴跌、房地产商资金链条断裂,买房和卖房的人都背负一身债务,建房的人自然是饭碗不保。

  据美国劳工部统计,过热的房地产业为美国创造了至少300万个岗位,还带旺了水泥生产、货车运输、建筑等相关行业,而这些行业恰好都是“男性密集型产业”。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随着次贷危机的深化,金融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美国制造业也陷入衰退,每10个制造业从业者里,有7个是男性。这两个行业的沦陷,使得大批男性失业成为经济衰退不可避免的恶果。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女性从事着相对稳定的白领工作,这些职位主要分布在医疗、教育等公共领域,由政府部门资助。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妇女分局统计,女性最为盛行的工作包括行政、护士、中小学教师、收银员、零售业销售等等,这些行业鲜少出现像房地产、制造业行业这样大起大落的情形。

  虽然以女性为主流的医护工作平均周薪仅为510美元(约人民币3484元),零售业工作的周薪为690美元(约人民币4713元),比建筑工人低了超过三成,但在过去10年中,这些工作岗位都能保持稳定的增长,这点在经济危机时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职场金字塔男人或垫底

  上文提到的霍金斯先生是一位“青少年父亲”,他高中毕业后就出社会工作,担当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他的妻子庄妮则继续攻读大学。

  “我当时放弃学业出外闯荡,结果到头来一场空,”霍金斯道出了许多美国男人的心声。建筑业、制造业的工作往往不需要太高的学历,门栏较低,男人们不必接受高等教育,就能轻易获得一份高薪工作。然而,当他们在这波金融危机中失业后,却无法与学历较高的女性竞争其它行业的工作。

  美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超过男性,大学毕业生中60%是女性。

  美国哲学家、伦理学家和女权主义者克莉丝汀娜-霍弗-索莫斯认为,女性在知识密集型的经济体系中占据更多优势。她2000年出版了一般颇具争议的书——《脆弱女孩的秘密》,书中写道:“男孩子更容易在考试中作弊;他们进拘留所或辍学的可能性也较高,”这些因素都阻碍了男性追求更高的教育。

  除了索莫斯和佩瑞外,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竞选时的首席军师、博雅公关公司的执行总裁马克-潘也持有相似观点。

  这位曾为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微软前主席比尔-盖茨当过公关经理的大富豪认为,新一代的美国男性已经“落后”了,从二十多岁开始,他们的薪资情况与女性比起来就毫无优势,更糟的是,他们还可能由于所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处于职场金字塔的底部。

  潘6月初在《华尔街日报》撰文称,调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男性正面临找不到工作或失业的困境,而女性的职场表现则越来越强势。

  他的大客户希拉里在总统竞选失败,未能打破美国政坛的“天花板效应”(“天花板效应”比喻女性试图晋升到企业或组织高层所面临的障碍),美国人无法再接受总统奥巴马任命一名男性作为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因此他最终在女性占绝大多数的6位候选人中选择了拉美裔女法官索尼娅·索托马约尔执掌最高法院。

  危机催生女性领袖,迫使奥巴马调整政策

  更有甚者,美国记者、前《纽约时报》编辑瑞安-莫士德-萨兰姆在《外交政策》杂志上撰文,称“资本主义的金融体系是男人的垄断俱乐部,而金融危机则是对这个垄断俱乐部的致命打击”,他还预言“男权世界即将迎来终结”。

  萨兰姆认为,由于男性金融家和政治家的过分自信,他们在资本市场过度投资、追求虚假的投资高回报率,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金融海啸。

  这个观点与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约翰-科兹不谋而合:科兹的研究表明,男性过度分泌睾丸激素引发非理性行为和贪欲,也就是说,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各种引发金融危机的次级贷衍生商品,使股市产生泡沫的部分责任在于睾丸激素。男性的睾丸激素分泌量是女性的10倍,这又导致他们往往比女性更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男人犯下的错误,女人来纠正

  萨兰姆以冰岛选出首位同性恋女总理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为例,说明人们正谋求改变“失败的男权世界”。

  冰岛是在金融海啸中第一个倒下的国家,由男性银行家控制的三大银行纷纷宣告破产,而由女性执掌的少数几间中小型银行还有能力偿还债务。看到男人当家的投资银行和政府接连失败,冰岛人民最终选择了一位女性政治人物挽救危局。

  不久之后,饱受债务困扰的立陶宛也选出首位女总统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在这位空手道黑带女高手就职当天,首都维尔纽斯的报纸头版赫然印着“立陶宛要靠一个女人拯救”的标题。

  尽管世界上的女性政治领袖仍然凤毛麟角,但经济危机爆发后,女性地位得到普遍提高却是不争的事实。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深知女性群体的重要性。

  他的救市计划除了投资基础建设、高速火车轨道等男性工人集中的行业外,更多的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到教育、医疗和其他社会服务项目中去。

  在美国,生物医学领域中有近半女性工作者;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中,也有接近四分之三是女性。奥巴马了解,社会的天平正从男人倾斜向女人,他在接受《纽约时报》时称,尽管将来建筑和制造业的工作不会一起消失,但“他们只会占据整个经济的一小部分”。奥巴马还说:“未来女性很可能代替男人,成为家庭主要的经济支柱。”

  声音

  “新一代的美国男性已经‘落后’了,在他们二十多岁的时候,他们的薪资情况与女性比起来毫无优势,他们还可能因所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而处于职场金字塔的底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竞选时的首席军师、博雅公关公司的执行总裁马克-潘

  建筑和制造业的工作不会一起消失,但它们在将来只会占据整个经济的一小部分。女性将来很可能代替男人,成为家庭主要的经济支柱。——美国总统奥巴马接受访问时表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女性在未来的美国经济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女人占据整个国家劳动力的半壁江山,也是最多女人担当起养家糊口重任的一次变革。”——美国加州州长阿诺-施瓦辛格的妻子玛利亚-施瑞弗尔4月发起一个名为“女人国度”的组织,追踪研究经济危机给美国两性关系和妇女地位带来的影响。

  “女性在知识密集型的经济体系中占据更多优势。”——美国哲学家、伦理学家和女权主义者克莉丝汀娜-霍弗-索莫斯称,美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男性多。

(实习编辑:陈冬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