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近日将在最新一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成果表明,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治疗甲状腺功能衰退的甲状腺素和减肥药丸会影响其后代的性取向问题,会使他们更容易成为同性恋者。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这份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同性恋者的母亲在怀孕时服用这两种药物的几率是其他人的8倍。尤其是在怀孕的前3个月服用这两种药物的人,其女性后代受到的影响最大。此项研究结果证实了人们的性取向是在母亲怀孕早期,由遗传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一说法。
美国北达科他州买诺特州立大学的立.埃利斯教授和他的同事是在对5000多名美国和加拿大学生、同性恋者和女同性恋支持团体成员的母亲进行了跟踪调查后得出这一结论的。此研究旨在发现女性在怀孕期间服用处方药物与其后代的性取向之间存在的具体联系。
研究人员发现,女同性恋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合成的甲状腺药物的几率至少是异性恋母亲的5倍,服用含有安非他命的减肥药丸的几率是异性恋母亲的8倍。研究还发现,女性在怀孕期间服用某些药物会出现相反的作用,即可以减少出现同性恋后代的概率。比如,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治疗恶心和呕吐的药物,其男性后代是异性恋的几率就大。
和以前的研究相一致,这份研究结果显示,母亲在怀孕前3个月内服用甲状腺素和减肥药丸对其女性后代的影响最大。埃利斯教授说:“研究结果证实,女性胎儿的性别取向更容易受到各种处方药物的影响,特别是在母亲怀孕的前3个月。”
对此,英国神经病学研究协会的格伦.威尔逊博士表示,此类药物可以对大脑产生某种影响,而这是决定性别取向的主要因素。另外,所有的药物都能穿过胎盘屏障,因此专家建议,除非是临床需要,否则妇女在怀孕期间不应该随便服用药物。
(实习编辑:陈冬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男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男性不育等。尤其在生殖整形治疗领域有深入研究和学术建树,手术操作技巧娴熟,因其“辨症施治”与“防治结合”的诊疗理念,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擅长领域:男性不育、慢性前列腺炎、阳萎、早泄、性功能障碍、睾丸、附睾疾病等男科疑难杂症,有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效果良好。
擅长领域:刘毅东医生擅长男性疑难病的诊疗,对久治不愈的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疾病的诊疗,采用独特方法,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痛苦。尤其专长于前列腺增生切除术,男科方面的整形手术。同时在男科领域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的深造,并结合临床运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